返回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改变想法,彻底放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牛永贵挤进人群,远远喊道“凯峰,你得给大伙展示展示,我听说发动机的声音大,代表发动机马力也很足。”

    相比于陆长顺,牛永贵对林凯峰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任。

    坚信林凯峰一定能把摩托车发动机搞出来。

    至于用多长时间。或许需要一两个月,又或者三四个月。

    万万如何也想不到。

    林凯峰只用了五天。

    发动机一旦测试成功,代表厂里有能力造出摩托车。

    从五十年代初一直到现在,无论汽车还是摩托车,都是极为了不得的交通工具。

    纵使国家已经具备了制造摩托车,汽车的能力,街头巷尾依旧看不到多少车。

    “没问题,不过要等一等,我先吃完东西,再给大家展示。”

    林凯峰三下五除二,将另外一个馒头吃进肚子里。

    经过第一次测试,发动机内部结构是稳定的。

    点火启动,不存在任何问题。

    通过外接设备,林凯峰启动摩托车发动机。

    “轰!!!”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彻整个车间。

    距离发动机只有两三米距离的陆长顺,整个人像傻了一样。

    发动机传出的噪音,好像坦克启动的声音。

    震耳欲聋,轰鸣咆哮。

    牛永贵一脸开心地说道“凯峰,发动机声音怎么这么响?”

    林凯峰大声道“牛叔,这台摩托车发动机是双缸发动机,声音响是因为它与单缸发动机有着本质区别。”

    “通过咱们厂的机床,我将收回零件进行修理,使得零件公差全部符合标准。”

    牛永贵又问道“什么是双缸发动机?”

    “双缸发动机指的是发动机有两根排气管,一般而言,双缸发动机大部分用在较为高档的摩托车上。”

    “属于高级摩托车的标配。”

    此刻,发动机的声音越来越大,完全盖过了林凯峰和牛永贵说话的声音。

    围观工人们激动得不能自控。

    厂里搞出的项目越多,效益也就越好。

    直接的受益者除了国家,还有厂里的职工。

    七十年代的人单纯的而又质朴。

    林凯峰既然能弄出摩托车发动机,造摩托车估计也没什么难。

    想到厂里马上就能造摩托车,不少老职工喜极而泣。

    二十年前,国家与老毛子彻底决裂。

    两国从亲密的兄弟,变成了剑拔弩张的对头。

    两国在边境囤积的军队数量,超过一百万。

    大炮,坦克,装甲车多的数都数不过来。

    战争仿佛一触即发。

    东北地区身处战争阴云最前沿。

    唯恐对方丧心病狂,真的发动入侵。

    东北地区各个县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厂建设。

    为应对战争带来的通讯失灵,交通中断,食物短缺,人员救治。

    短短两年时间,各大小县城先后出现无数的机械厂,农机厂,肉联厂,无线电厂,五金厂。

    一切的一切,都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

    短期内建立大量工厂,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时的县里领导,只顾完成上面的安排,根本不考虑实际问题。

    将县机械厂的架子搭起来,却没有给予充足的生产资料。

    员工数百人的县机械厂,各类型机床只有区区八台。

    该有的技术员,工程师。

    仅安排了一个技术科长。

    由于市里有一个大型的机械厂,各种生产资料调拨,首先供应市机械厂。

    有剩余物资才会供应给县机械厂。

    种种恶性循环的影响下,县机械厂的日子每况愈下。

    由于先天不足,缺乏技术人员。

    导致县机械厂半死不活。

    成了市里面的包袱工厂。

    账面资金,从来没有超过一万块。

    过了近二十年苦日子,随着林凯峰的出现,大伙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以往过年,别的工厂能够得到各种过年物资。

    县机械厂能准时开出工资,就要说一声谢天谢地。

    过年物资?

    想都别想。

    别的工厂有托儿所,子弟学校,职工医院,电影院,图书馆。

    县机械厂啥都没有。

    和当年比起来,现在就是神仙日子。

    食堂的清水白菜,变成了有油腥的菜汤。

    黑窝头,小米粥。

    变成了大白馒头和大米粥。

    等到林凯峰关闭发动机,牛永贵爬到桌子上,大声说道“大家别哭了,苦日子即将过去,技术科长林凯峰同志,会带领咱们县机械厂,把日子越过越好。”

    “我向大家保证,今年过年,一

第52章 改变想法,彻底放权!(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